缺牙不僅影響美觀和咀嚼,長期缺失還會導致鄰牙傾斜、對頜牙伸長等問題。種植牙作為目前修復缺牙方式之一,其關鍵基礎在於牙槽骨的健康狀況。並非所有缺牙部位都能直接進行種植手術,牙槽骨需要滿足一系列重要的解剖和生理條件,才能為種植體提供穩固的「地基」。
缺牙後牙骨滿足咩條件可以直接種牙?
01足夠的牙槽骨高度:
·常規種植:對於已經完成拔牙恢復的區域,通常要求上頜骨的垂直骨高度大於10毫米,下頜骨的垂直骨高度大於8毫米。這個高度空間是為了容納種植體(通常長度在8-12mm左右)並確定其有足夠的骨結合區域,同時與重要的解剖結構(如下頜神經管、上頜竇)保持安全距離。
·即刻種植:在拔牙的同時植入種植體,對拔牙窩的骨量要求相對靈活。通常要求拔牙窩內(特別是底部和四周)至少有3-5毫米的可用骨量,並且拔牙窩形態相對完整。特別關鍵的是唇/頰側骨壁的厚度不能低於1毫米,這是維持未來牙齦美觀形態的基礎。
02充足的牙槽骨寬度:
種植體需要被足夠的骨質包裹才能獲得初始穩定性和長期的骨整合。牙槽脊(牙齦下的骨脊)的寬度通常需要大於6毫米。如果骨寬度不足,種植體可能暴露或缺乏足夠的支撐,容易導致失敗。在寬度不足的情況下,可能需要先做骨增量手術(如GBR引導骨再生)來增寬牙槽骨。
03適宜的牙槽骨密度:
骨的密度直接影響種植體植入後的初期穩定性(剛種下去時的穩固程度),這是種植體能否完成骨結合的關鍵因素。臨床上通常將骨質密度分為幾類。中等密度骨質(臨床分類中的Ⅱ至Ⅲ類) 被認為是比較理想的種植基礎。這類骨質既有足夠的硬度為種植體提供良好的初始固定,又具有適當的孔隙率,利於新骨生長和血管長入,促進骨整合。骨質過於疏松(IV類)或過於致密(I類)都可能帶來挑戰。
04健康的牙槽骨形態與狀態:
·良好形態:牙槽骨的形態應相對規整,沒有明顯的骨缺損、畸形或嚴重吸收萎縮。牙槽脊不應過於低平或呈刀刃狀,這些情況會影響種植體的理想植入位置和角度,也可能影響修復體的美觀和功能。
·無炎癥與感染:這是至關重要的先決條件。種植區域及其根方(下方)不能存在急性炎癥(表現為紅腫熱痛等癥狀)。患牙如果剛拔除,其根尖區域不能有明顯的慢性炎癥或較大的肉芽腫。這些感染源會嚴重影響種植體周圍骨組織的恢復,增加失敗風險。
·軟組織健康:種植區周圍的牙齦等軟組織應無明顯炎癥(如牙齦紅腫、易出血)。拔牙後或手術區域的牙齦應完整,無撕裂。牙槽骨本身也應無明顯缺損或骨折。健康的軟組織是抵抗感染的初始屏障,對種植體的長期健康至關重要。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以上條件是判斷能否進行常規或即刻種植的重要參考標準,但每位患者的口腔情況都是特別的,準確評估牙槽骨狀況必須依靠專業的口腔檢查和影像學檢查,如口腔全景片(OPG)、牙科錐形束CT(CBCT)。這些三維影像能清晰顯示骨的高度、寬度、密度、形態以及與重要解剖結構的關系,是製定種植方案的基石。
深圳愛康健口腔30周年院慶,即日起至2025年8月31日,預約到愛康健種牙可享進口種植牙3680元/顆,瑞典Neoss親水種植牙6980元/顆,半口美國進口種植牙42500元,半口瑞典進口種植牙64900元,其他品牌半口種植牙減20000元,全口種植牙減50000元。旗下位於羅湖口岸附近的愛康健口腔醫院,已於2024年成為香港長者醫療券指定牙科機構,合資格的香港長者可預約到院,使用長者醫療券支付相關的種牙鑲牙拔牙補牙洗牙等牙科治療的相關費用。